本文件以目錄形式描述元數據,這些數據元適用于最終用戶或機構進行資源獲取、資源描述、編目、檢索、借閱或復制的過程。
本文件包括書目系統中交換或潛在交換的數據元,不包括不交換或不可能交換的數據元,也不包括傳輸協議處理的數據元,只含與應用級協議相關的數據元。
作為整合階段的一部分,本文件總體上將數據元按類和子類劃分,通過兩種順序來呈現,一種按照類和子類,另一種按照拼音字母順序。按拼音字母排序方式包括在整合階段所確定的、在相關交換協議和模式中發現的示例和同義詞。
由于數據元的分組在不同的協議和記錄模式之間可能有所不同,數據元雖已基本被分類分組,但并未進一步創建框架。同樣,數據元的順序、其中某個數據元是否必備,以及它是如何形成和校驗的,這些都可能根據其具體應用而變化,因而這類數據元屬性不在本文件的范圍之內。
隨著新的互操作方式的發展,一些新的數據元會不斷產生,但最大的變化通常存在于現有數據元分組的方式中。例如,無論采購交易通過人工還是電子方式進行,該交易的基礎數據元--請求者、供應商和采購的對象保持不變,事實上本文件的大多數數據元起源于數十年前。為了適應數據元分組的潛在變化,本文件嘗試識別跨流程的通用概念。例如,關注終端用戶傳遞服務,將各類傳遞方式分為一組,如此一來,購買、借閱和館際互借就作為可供選擇的流程來提供。因此,標識這些所有流程中的通用概念,對于無縫用戶界面的開發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