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雄安新區綜合執法局,省計量院、省計量中心,各授權機構、省計量協會、各有關單位:
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由省級計量行政部門組織制定并批準發布,在全省范圍內施行,用于計量器具特性評定和法制管理,是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的重要補充。為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計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完善量傳溯源體系,促進計量檢定(校準)工作的有效開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省局決定征集2021-2022年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項目類型
(一)地方計量檢定規程。對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的計量器具,尚未發布國家或部門計量檢定規程,且未列入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的,可申報制訂相應地方計量檢定規程。
(二)地方計量校準規范。對未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目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計量器具范圍,尚未發布國家或部門校準規范,且未列入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的,可申報制訂地方計量校準規范。(三)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的修訂。現有地方計量技術規范已不適應現行法律法規、管理和技術要求,仍存在使用需求的,可申報修訂。
二、申報條件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瞄準全省亟待優化提升的薄弱環節和重點環節,突出解決在線校準、智能制造、過程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優先服務冬奧、雄安、自貿區等重點建設。
(一)申報的項目應具備合法性、科學性、適應性、先進性及可行性。
(二)申報單位須為獨立法人,在相關專業領域應具有較強影響力,具備牽頭制定相關計量技術規范的技術實力,現有技術基礎等條件能夠滿足規范實施要求,具備規范中主要方法的技術驗證手段,且已形成規范編寫框架(或初稿)。
(三)主要起草人應為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有相關領域從業經歷以及相應標準或規范的制(修)訂經驗,一般應具備高級職稱以上資質。(四)申報項目涉及的相關計量量值(參數)溯源體系完整。
三、對征集項目的審定程序
(一)初審。省局將對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充分性、規范性等方面進行初審。初審重點是:項目必要性闡述是否充分,相關計量器具生產、使用情況是否掌握,關鍵技術的可行性分析是否明確等。符合要求的申報項目方可進入下一環節。
(二)專家論證。省局將組織專家論證,必要時由申報單位補充完善申報材料或進行現場答辯,根據論證結果研究確定擬列入計劃項目。(三)公示。對擬列入2021-2022年計劃的項目,將在省局網站向社會公示。
四、其它要求
(一)鼓勵各類計量技術機構、有關社會組織、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計量器具制造企業等參與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的申報工作。
(二)各申報單位要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有關計量技術機構、行業協會、大專院校及有關企業等方面的意見,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計量監督管理的實際需求提出制修訂計劃。
(三)請各單位在報送申報材料前查新確認申報項目是否已列入國家制修訂計劃。
(四)為進一步提高我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的制修水平,嚴把計劃項目質量關,擬對2021-2022年計劃項目總數進行統籌,優中選優,請各單位認真組織申報。
(五)項目申報須填寫《河北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計劃申報書》(格式見附件),并提交紙質版(蓋公章)和電子版各一份,其他相關支撐性材料可隨申報書一同提交省局計量處。報送截止時間為2021年3月31日,以電子郵箱實際收件時間為準。聯系人:米淑靜 電話:0311-67568157郵 箱:hbjiliang@163.com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2月26日
(信息公開類型: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