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國際標準項目的成功立項,初步實現了國家局黨組提出的要“乘勢而上”、“爭取新的突破和進步”的要求和希望,進一步擴大了我國在煙草類國際標準制訂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我國的國際標準化戰略做出了新的貢獻。國家局姜成康局長和張保振副局長對此作出專門批示,希望有關方面精心組織,精益求精,抓好落實。
ISO/TC126/SC1針對“卷煙 端部掉落煙絲的測定”已制定了兩項國際標準,采用的方法分別為“旋轉籠法”(ISO 3550-1:1997)和“旋轉箱法”(ISO 3550-2:1997)。這兩種方法分別適用于卷煙制造包裝和流通消費環節。我國已將該兩項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旋轉籠法)和行業標準(旋轉箱法),并針對其中存在的技術缺陷,組織行業內外有關單位開展了4年多的深入研究,制定了“卷煙 端部掉落煙絲的測定 振動法”國家標準(GB/T 22823.17—2009)。2009年5月,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的ISO/TC126/SC1第27次大會上,我國代表團就該方法做了專題報告;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我國又組織行業內外的相關技術力量開展了新的試驗研究,積累了大量具有說服力的科學數據。
在參加本次巴西會議之前,按照國家局領導的有關指示精神,科技司組織我國代表團召開專題研討會,認真制定了詳細周密的參會預案。代表團在參會期間積極溝通斡旋,爭取到SC1新任主席和秘書長、有關代表團和專家的支持,并在會上陳述了有關振動法的進一步研究報告,再次指出了振動法與旋轉籠法和旋轉箱法的區別之處和優點所在(可同時模擬卷煙在制造、包裝、運輸以及消費過程中的運動狀態),消除了部分國外專家的疑慮,最終使該項目得以成功立項。
按照會議決議,我國將與英國、日本、韓國和印度共同組成工作組開展工作,會議提名項目負責人是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標準化研究中心馮茜,并要求工作組于2011年1月底前將工作組草案(WD)提交ISO/TC126/SC1秘書處,隨后將由秘書處分發給各成員團體進行投票。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該項工作也給予了大力支持,2007年將“卷煙端部落絲測試方法的研究”列入了第一批國家標準化公益性行業科研項目。該項目由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共同承擔,行業部分骨干企業積極參與,并于2009年順利通過驗收,相關儀器設備已投入運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