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肉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根據加工方式的不同,肉食品主要分為冷卻肉和冷凍肉兩大類。其中,冷卻肉是指在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屠宰后的畜禽胴體迅速進行冷卻處理,使胴體溫度在24小時內降至0~4℃,并在后續的加工、流通、零售過程中始終保持在這一溫度范圍內的生鮮肉。冷卻肉因其營養豐富、柔嫩多汁、味道鮮美等優點,在我國的大中城市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
近日,國家標準《冷卻肉類輻照殺菌工藝》(征求意見稿)正式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9月1日。該標準將代替現行的GB/T 18526.7-2001《冷卻包裝分割豬肉輻照殺菌工藝》,旨在進一步規范冷卻肉類的生產過程,確保食品安全。
新標準規定了冷卻肉類輻照殺菌工藝的術語和定義、輻照前、輻照、輻照后要求、標識、貯存、運輸、記錄與文件管理。適用于以控制微生物、延長貨架期為目的的冷卻肉類制品輻照。本標準不適用于加工過的肉,如:香腸、熏(腌)肉、干肉或罐裝肉。
與GB/T 18526.7-2001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修改了標準名稱和范圍;
——修改了術語和定義;
——修改了輻照源種類;
——修改了冷卻肉類的最低有效劑量和最高耐受劑量;
——增加了劑量不均勻度要求;
——修改了重復輻照的原則;
——修改了輻照后產品的質量及放行要求;
——修改了輻照后冷卻肉類的貯存和運輸條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