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32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2項修改單,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鐵路旅客列車餐飲服務衛生規范》(GB 31663-2025)。
鐵路餐飲服務因具有采購環節多、供餐企業規模和標準不一、同餐次供應量大、后廚操作空間有限、依賴冷(熱)鏈運輸和貯存等特點,一直面臨較高的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制定統一的衛生規范標準顯得尤為必要。此外,隨著網絡訂餐服務的普及,乘客不僅可以選擇列車餐車提供的餐食,還可預訂沿途供餐站點合作的社會品牌餐食,并享受送餐至座位的服務。針對該類新型用餐模式,GB 31663也明確了相應的管理要求。食品伙伴網整理了標準文本中的若干亮點內容,供行業相關方參考。
一、適用范圍
GB 31663適用范圍為鐵路旅客列車餐飲服務,包括餐車經營、鐵路旅客列車預制餐食和鐵路旅客列車網絡訂餐食品的采購、驗收、儲存、配送等,但預制餐食生產加工活動、車站餐飲現場制售和職工食堂餐飲活動不在此范圍內。
二、強調溫度控制設備設施配置充足
鐵路列車供餐以冷鏈食品供應為主,熱鏈食品供應為輔。從運輸、貯存到加工制作環節,配備足量的冷藏、冷凍、熱藏、加熱設施十分必要;同時,有溫度要求的儲存、運輸、配送設施設備應配有可顯示內部溫度的測溫裝置,且測溫裝置應定期校驗,避免食品因脫冷等原因,引發食品安全事故。
三、供應商評價應結合現場評價方式
GB 31663要求餐車用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采購應建立統一采購、統一進貨制度;要求對預制餐食及網絡訂餐食品供應商建立評定制度,從合格供應商采購餐食。
預制餐食采購:對供應商原輔料質量控制、加工環境、設備設施、加工過程、貯存、留樣、運輸配送能力等進行現場核實。需經微波等方式加熱的預制餐食包裝材料,其材質應適用于相應的加熱方式,其加熱過程不應影響食品安全。
網絡訂餐食品采購:對餐食加工環境、加工設施設備、加工過程等進行現場評價。
四、采購或加工限制性規定
GB 31633對餐車現場加工的原料及禁止加工的食品類別等提出限制性要求。
餐車內餐食現場加工:餐車內不應進行食用農產品原料的初加工。禁止加工制作裱花蛋糕、生食類食品及含動物性原料的冷食類食品、現榨果蔬汁等高風險食品。不應使用亞硝酸鹽。
列車終到后食品處理:列車終到結束本次乘務后,剩余的半成品、成品和臨期預制餐食不應回收再次用于加工及銷售。
網絡訂餐食品種類:鐵路旅客列車網絡訂餐食品種類應滿足鐵路餐飲的特定要求,不宜供應生食及含動物性原料的冷食類食品。
五、半成品、預制餐食、網絡訂餐食品以及餐車制作餐食標注要求
GB 31633對采購的半成品、預制餐食、網絡訂餐食品以及餐車制作餐食規定了標注要求。
半成品標注要求:半成品是指經初步或者部分加工,尚需進一步加工的非直接入口食品。半成品外包裝上應標注食品名稱、加工時間、保存條件、保質期限、制作單位等信息。
預制餐食標注要求:鐵路旅客列車預制餐食應標注餐食名稱、生產加工日期、保存條件、保質期限/食用時限和生產經營企業相關信息等。需要加熱后食用的預制餐食,應標注加熱方法和要求。熱藏、冷藏的鐵路旅客列車預制餐食生產加工日期應標注到時和分。
網絡訂餐食品標注要求:鐵路旅客列車網絡訂餐食品應標注食品名稱、加工時間、食用時限及加工制作單位信息等,必要時標注食用方法。網絡訂餐食品加工完成至配送至旅客列車的時間不宜超過30min。
餐車內制作的餐食標注要求:要求餐車內制作的餐食分裝應在餐車成品區內完成,并標注加工時間,在2h內銷售。
小結
GB 31663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鐵路餐飲服務邁入了標準化、精細化管理的新階段。該標準精準針對鐵路餐飲供應鏈長、加工空間受限、需冷鏈熱鏈保障等特點,從采購到配送全過程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新國標不僅規范了傳統的餐車經營,更將日益普及的網絡訂餐模式納入監管,通過強調現場評價供應商、限制高風險食品、嚴格規定配送時限和標注要求等措施,為這種新業態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