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正式批準發布了《現制茶飲品原輔料要求》(GH/T 1495-2025)行業標準,并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一標準的出臺,標志著我國現制茶飲行業在規范化、標準化發展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近年來,隨著消費市場的持續升級,以奶茶、果茶為代表的現制茶飲迅速崛起,成為年輕人日常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行業的快速擴張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如原料品質參差、添加劑使用不規范、食品安全隱患頻發等,亟需統一的標準進行引導和約束。此次發布的《現制茶飲品原輔料要求》正是針對行業痛點,從源頭對飲品制作所使用的各類原輔料提出了系統性、專業化的質量規范。
標準明確界定了“現制茶飲品”的定義,即以茶葉及相關制品為基底,水果及其制品、乳及含乳制品、果蔬汁及其飲料和其他食品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原料,經現場加工制作,供消費者直接飲(食)用的飲品。在此基礎上,標準對茶葉及相關制品、水果及其制品、乳及含乳制品、果蔬汁及其飲料、糖及代糖、固體飲料、植物飲料等十余類原輔料提出了具體的質量要求。例如,茶葉需符合國家茶葉安全標準,無劣變異味;水果應新鮮、無腐爛變質;乳制品需滿足相應的國標要求;糖漿、代糖等也需符合食品安全規范。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該標準還特別強調了原輔料的污染物、農藥殘留和微生物限量,必須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同時,在包裝、運輸和貯存環節,也提出了防潮、防污染、先進先出等管理要求,確保原料從采購到使用的全過程安全可控。
該標準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牽頭,聯合國內多家知名茶飲企業和供應鏈機構共同起草,兼具專業性與實踐性。它的實施將有助于提升行業整體原料品質,推動企業建立更嚴格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同時也為消費者選擇安全、健康的茶飲產品提供了權威依據。
可以預見,隨著《現制茶飲品原輔料要求》的落地執行,現制茶飲行業將告別“野蠻生長”,逐步邁向品質化、透明化的新階段。